事故车动态

防夹功能为何仍难防“周鸿祎式”意外?

2024-08-01 10:43:12 浏览:951作者:凯利

近日,一则关于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亲身体验昊铂HT鸥翼门防夹手功能却意外被夹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视频中,周鸿祎在工作人员的确认下,尝试将手置于防夹区域,不料车门却未能及时响应,直接关闭,导致周鸿祎手部被夹,场面令人揪心。

这一事件再次将车辆防夹功能的实际效果推向了公众视野。在现代汽车设计中,尤其是高端车型,电动开闭车门配备防夹功能已成为标配,旨在提升驾驶与乘车的安全性。然而,即便如此,我们仍不时听闻类似“防夹不防手”的意外发生。

究其原因,防夹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复杂的传感器与控制系统,其灵敏度与识别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不同形状、大小及材质的物体对防夹系统的触发效果存在差异,甚至同一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识别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。此外,部分车型虽配备防夹功能,但关门力度设计不当,即便触发防夹机制,也可能对手部等敏感部位造成一定伤害。

因此,对于消费者而言,在享受汽车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,也应保持理性与谨慎。在体验或测试防夹功能时,切勿以身试险,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。同时,汽车厂商也应持续优化防夹技术,提高识别精度与响应速度,确保该功能在复杂多变的实际使用场景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

声明:本文内容及版权均属自杰事故车网(shiguche.com)所有,禁止转载,违法必究。

文章来源:
标签: 汽车最新动态